导语:不知道屏幕面前的各位朋友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无效医疗呢,众所周知,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
当病来临时积极治疗,能有效促进疾病恢复,以及帮助身体更快健康,但无效治疗以及过度治疗反而会容易伤害身体,不仅伤身还费金钱。央视《焦点访谈》曾经曝光过辅助药物滥用的相关现象,在某次检查中,调查人员发现一位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辅助用药费用高达9700元,但实际起到治疗效果的药物仅仅1000元,也就是说这位医生无端给患者开了8000多元的药物。
大学院教授史录文教授表示,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非常常见,这对老百姓来说是特别大的损伤,同时也是对医药生资源的极端浪费。
01为什么会出现“无效医疗”?
无效医疗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多多少少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在马进看来,我们国家的无效医疗行为,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医保的支付制度导致的。
当然了,这与医疗健康需求进入扩张期,国家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财政紧张期,所面临的迫切需要严控医疗健康费用的过快增长有关结果就是我们国家的医保是按项目付费的,这也直接基地的医院和医生为患者多提供服务。
大多数医保部门会将收支平衡以及医疗控费作为落脚点,这实际上是直接将矛盾转移到医院身上医院会进一步地将这些指标进行分级,然后逐步放到每一位医护人员身上,这样的做法只考虑到医保考核指标不超支,却没有真正为患者考虑。
马进坦言,医保部门的考核指标应该是基于医疗价值,而并不是基于医保控费,所以说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除了医保的支付制度不合理之外,医疗机构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医疗改革应该要以患者为中心,医保和医院之所以存在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治疗的场所,所以医院的诊疗应该要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围绕治疗。
只从部门考核和利益出发,没有从患者的角度考核,才是无效医疗的真正原因所在。
02“无效医疗”或已曝光?医生:很多手术不用做,很多药无需吃
1、椎间盘切除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难免会出现腰酸背痛,颈椎腰椎功能退化的情况,许多医生会建议病人进行切除手术。
脊椎是支撑全身的重要骨骼,若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风险或者手术后出现某些疾病,那么患者的身体会直接陷入健康受损的状态,甚至余生会出现持续性的活动风险。
椎间盘切除术是将受损物质从椎间盘中分离出来,但治疗的过程当中会导致细胞免疫系统以及代谢异常。
2、输液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年收入量超过100亿瓶,相当于每人每年8瓶,而国际平均水平为每人每年2.5~3.3瓶输液治疗,似乎也成为了某些医院的主要治疗方法。
静脉用药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更难治疗,比如严重药物过敏会导致心律失常,呼吸困难,休克甚至会危及生命。
过度输液治疗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容易堵塞毛细血管,进入体内的液体含有不溶性颗粒,这些颗粒进入人体血液后,随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可能会导致全身毛细血管堵塞,第2个危害是导致药物引起的肾脏损伤。
并非所有疾病都需要输液治疗,通常以下这些情况需要输液治疗,用于治疗失血,烧伤休克等为身体补充血量,为身体补充水电解质,保持酸碱平衡,用于为患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且无法通过嘴巴进食的患者补充营养,输液可以治疗中度或重度感染患者。
3、过度使用心脏支架
心脏支架的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的状况,这是因为一旦出现冠状动脉狭窄,会有胸闷疼痛的症状,甚至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许多人的一些症状与动脉狭窄,情况非常相似,因此医生会推荐一系列的检查结果,浪费了很多钱,此外还有一些患者病情并不严重,只需要简单的药物治疗及即可,但医生会直接推荐心脏支架旁路手术,这也让患者承受更大的负担以及风险。
4、滥用CT、射线照相、MRI和其他检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表示,想要有效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不能只降低成本,现在许多医生忽视了治疗中最基本的东西,而是过度依赖尖端技术解决常见的疾病,将可疑疾病留给精密仪器。
胡大一提到,很多人认为CT,射线照相,MRI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意做,比如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相当于750张X线胸片,对于一些不需要CT检查的年轻患者来说,不仅没有效果,还会浪费医疗费用,甚至给患者带来终身癌症的风险。
03如何向过度医疗说“不”?
1、更全面地了解疾病
不仅要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也要更加了解癌症,包括病因治疗以及护理等等都需要做出全面的了解,随时注意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尤其是心脏,肾脏,因为人的机体差异性很大,同样的药物剂量有的人能耐受,有的人会出现药物毒性反应。
2023-01-26 洪笛童
运动“既是朋友,也是敌人”,对重度和中度运动员都适用。你想成为朋友还是敌人,取决于我们对训练重量的选择。运动的时候免疫力下降,经常感冒生病。是否需要仔细检查自己的体重是否过大??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运动过度呢?一,运动后注意力分散,容易兴奋,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比如感冒。二,没有健身的动力和热情。感觉运动很...2022-12-28 洪笛童
家里有老人,担心出现“大白肺”、“沉默型缺氧”等情况,具体如何应对,提前预警?近日,大象新闻接到诸多咨询。针对这些问题,大象新闻记者做了多方采访。什么是白肺?对于大家关心的大白肺和沉默型缺氧问题,曾有读者这样描述“母亲70岁,感染新冠后五六天都觉得好了,也不发烧了。突然觉得憋气,去医院检查发现是病毒性肺炎,肺都白了。”...2022-12-27 洪笛童
#警惕老人沉默性缺氧#据武汉市第四医院武胜路院区心内一科主任成忠介绍,目前科室里大量危重患者都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严重缺氧,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70%。其中以七八十岁的老人最多。这部分患者却没有明显感觉到胸闷、呼吸困难等。此时,家人和病人容易忽视病情,等病情恶化送医时,往往很严重。专家表示,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2022-12-22 洪笛童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骆晓昀编辑覃柳笛12月21日,“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在杭州举行的2022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发布。成都、杭州等10个省会及计划单列市,温州、台州等11个地级城市,太仓、瑞安等10个县级城市,宁波市鄞州区、广州市天河区等城区当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由《瞭望东方周刊》、...2022-12-22 洪笛童
ello,大家好,这里是xiang浩看世界。最近一段时间内,网上迅速流传了一张关于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打分图,大致的意思就是根据网友自身的意见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评判,结果出乎意料的便是四个一线城市均没有超过5分,深圳甚至只得到了0分,这个0分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没有一个人给深圳投哪怕1分,这是有多么地爱深圳啊?而在这份榜单...